局部牙列缺损患者经垂直骨增量后的种植体长期效果:10年前瞻性临床研究

更新时间:2021-11-04 17:01
局部牙列缺损患者经垂直骨增量后的种植体长期效果:10年前瞻性临床研究
钱姝娇 译;庄龙飞 审校
关键词:骨种植体相互作用,骨再生,临床评估,临床研究,临床试验,诊断,引导骨再生,牙周病,软组织种植体相互作用,手术技术
 
        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牙槽嵴垂直骨增量后植入非埋入式种植体的长期临床效果。
 
        材料和方法:原始人群包括两组局部牙列缺损的患者、在垂直骨达到至少4mm后共植入82颗种植体。固定义齿粘结后,患者遵循个性化支持性牙周治疗(SPT)计划,进行适当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
        结果:在10年的检查中,41例患者中有7例失访。在SPT期间,需要对18种种植体进行额外的抗生素和/或手术治疗,并因为生物学并发症拔除其中的四个种植体。种植体的总生存率为94.1%。平均邻面骨吸收量(BL)为0.58+0.57 mm。
 
        结论:这项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垂直骨增量后植入种植体并进行适当的SPT种植体可提供可预期的长期结果。然而,由于牙周炎的既往病史而导致骨量不足的患者,其BL值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
 
        理想的种植体定位需要足够的骨组织,由于创伤,萎缩,牙周疾病和/或感染通常需要进行骨增量。显著萎缩牙槽骨的垂直再生仍然是最具挑战性的手术方法。尽管缺乏评估各种手术技术疗效的对照临床试验,但在最近几年中,已经发表了一些综述,以评估骨增量后修复治疗的真正可能性。
 
        Aghaloo&Moy(2007)在骨结合共识学会会议上发现,牙槽嵴增量技术没有详细的文献资料或长期的随访研究,也无法在功能负荷下进行生存分析。
 
        第六届欧洲牙周病学研讨会的共识报告(Tonetti& Hammerle, 2008)强调,有必要回答垂直骨增量后植入种植牙的长期效果的问题,还强调了垂直骨增量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并且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骨量以允许牙种植体植入。此外,已有的迹象表明,植入于增量位点的种植体不一定具有植入于正常位点的种植体的长期高留存率。
 
        随后1年,Espositoet al.(2009)发表了基于少数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性综述,其中包括很少的患者,有时随访时间短,通常被认为有偏见的高风险。他发现多种技术都可以进行骨增量,但是并发症很常见,尤其是针对于垂直骨增量的并发症很常见。
 
        Ricci等(2013)提出了基于六篇论文的系统评价,但没有明确指出随访时间。钛网治疗位点所植入的种植体与正常非再生位点植入种植体以及采用可吸收或不可吸收膜进行骨增量位点的种植体留存率和成功率相当。
 
        Rasia dal Polo等(2014年)仅对钛网的牙槽骨增量进行了系统评价。发现在暴露后的骨吸收方面钛网存在优势,因为在几乎所有情况下种植体的植入都不会受到损害。因此可以推断出钛网在水平向和垂直向骨再生中都是牙槽骨重建的可靠解决方案。
 
        根据Milinkovic&Cordaro(2014)的研究,垂直向骨缺损可以进行同期和分期GBR,块状植骨和牵张成骨。骨增量的进一步研究应报告术前和术后的精确测量值,以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并为临床医生提供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法的理由。
 
        Carini等(2014年)集中在TiMesh下使用自体与自体与骨替代品的比较中,发现自体骨的使用与骨高度和宽度的增加相关,与其他技术相比,这种增益更大。
 
        Aloy-Prosper等(2015年)发现,用块状骨移植物重建的水平和垂直吸收的牙槽嵴中种植体的存活率和成功率与植入天然骨,牵张成骨或引导性骨再生的种植体相似。
 
        Lutz等(2015年)表明,尽管由于高度的异质性,不同的硬组织增量似乎显示出稳定的种植体周围组织,荟萃分析是不可能的,并且软组织和骨稳定性之间也没有关联。
 
        尽管一些著名的科学机构(Tonetti & Hammerle 2008)已经指出,应该以至少10年的累积成功率评估种植体,但是大多数研究仅报道短期结果和/或回顾性数据。
 
        先前的两篇有关局部牙列缺损患者垂直骨增量后植入组织水平种植体非埋入式愈合的文章(Roccuzzoetal,2004年,2007年)得出结论,需要更多年的观察来验证骨增量在长期内的稳定性,以比较通过类似或其他技术获得的种植体周围骨的吸收率。
 
        这项前瞻性研究的目的是介绍在垂直骨增量后植入种植体的十年临床结果,并提供有关种植体周围再生骨的稳定性的信息。本文介绍了有关种植体失败,骨吸收,软组织退缩,溢脓,袋深,菌斑,探诊出血以及患者的额外治疗。
 
 
      本文刊登在《临床口腔种植研究》中文版 2020年3月 第5卷 第1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aihongchang1.com/research/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