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羊模型中自体和同种异体移植骨环用于手术制作的种植体周围垂直骨缺损的

更新时间:2020-04-23 17:57
在绵羊模型中自体和同种异体移植骨环用于手术制作的种植体周围垂直骨缺损的比较
朱钰 译:王刃 审校
    关键词:动物试验,骨引导,骨替代物,骨一种植体接触,引导骨组织再生,形态学分析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用于手术制作的垂直骨缺损中的自体和同种异体移植骨环。
 
    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是1岁的公绵羊。通过钻孔机在每只羊的髂翼上制作8个直径为7毫米的垂直骨缺损。种植体周围垂直骨增量使用的是5毫米高度和7毫米直径的自体和同种异体骨环。根据骨环的类型和垂直骨移植的量,本研究共分为4组,即自体骨2毫米、同种异体骨2毫米、自体骨4毫米、同种异体骨4毫米。4个月后处死其中两只动物,其余两只动物在8个月后处死。取材、制作硬组织切片,并行组织学和组织形态学评价。

术中观察髂骨翼中手术制备的标准垂直骨缺损(黄色箭头).同一骼骨翼中的自体骨环的供体部位(黄色星号


通过自体或同种异体移植骨环在每个骨缺损中放置种植体。每组放置两个种植体,其具有自体骨环或同种异体移植骨环
 
    结果:基于4个月后的骨面积和骨一种植体结合(BIC)值, 2毫米自体骨移植组优于2毫米同种异体骨移植组, 4毫米自体骨移植组优于4毫米同种异体骨移植组。然而,基于8个月后的骨面积和BIC值, 2毫米同种异体骨移植组优于2毫米自体骨移植组。此外,在8个月后, 4毫米同种异体骨移植组和4毫米自体骨移植组的结果相似。与4个月相比,2毫米同种异体骨移植组和4毫米同种异体骨移植组在8个月时显示出更高的骨面积和BIC值。
 
    结论:在8个月愈合期后,同种异体移植骨环有望对手术制作的种植休周围垂直骨缺损进行增量。
 
    萎缩、创伤和牙周疾病等引起的局部不利条件可能会造成骨量不足或不利的颌间关系,从而限制种植体在正确的位置上植入。牙槽峰增量是为了让种植体植入最佳的位置,从而确保长期的功能并达到可接受的美学效果。垂直骨增量是一个具有挑战的过程,尤其在前牙区域。许多技术被用于垂直骨增量,如使用特殊的骨替代物和引导骨再生(GBR),自体、同种异体或者异种块状移植物以及牵张成骨。自体块状骨移植物因其理想的骨传导、骨诱导和成骨潜能等仍被认为是大多数垂直骨缺损的金标准。种植体可以同期或者在二次手术时植入。骨环技术属于垂直骨增量的一期程序,其中富含皮质的块状自体骨移植物可由同期植入的种植体来固定。此技术已出现于几个病例报告和系列中,但仍缺乏证明其有效性的信息。
 
    这种一步法的优点是减少了手术的次数和整个治疗周期。自体骨移植的缺点是额外的手术和供区潜在的并发症。据报道,在从耻骨联合获取骨块后的第一个月,近50%的患者会出现术后暂时性的感觉异常。此外,骨环技术中使用的自体骨在获取移植物及种植体植入过程中均有折断的风险。
 
    学者们研究了替代治疗方法来避免以上缺点。同种异体移植骨环是一种预制的同种异体松质骨移植物,可在一期手术中同时进行骨增量和种植体植入。
这种技术的好处是避免收集自体骨。然而,文献中尚无关于这种移植物的成功率的数据。
 
    使用移植骨环的临床研究并没有充足的数据。使用同种异体移植骨环在8名患者的种植体周围进行垂直骨增量。这个初步研究显示,在超过1年的功能性使用时间中,尚未观察到种植体的失败。Yuksel et al.(2014)展示了一种减少窦内植骨的治疗时间的新方法。在该文献中,在一期的窦内增量和种植体植入中使用了同种异体移植骨环,并对同种异体移植骨环进行了组织学评估和组织形态学分析。
 
    本研究旨在比较经过4个月和8个月的愈合期后,在羊髂骨模型中自体和同种异体移植骨环用于手术制作的种植体周围垂直骨缺损的效果。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aihongchang1.com/research/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