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红昌教授
上海九院种植科科主任
口腔种植支持固定修复
口腔种植支持活动修复等

上海九院种植牙口腔颅颌面种植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口腔种植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详细]

桥式固定种植义齿的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19-06-28 15:17
        牙列中连续多个牙的缺失是临床上常见的缺损类型,对于这种缺损类型,常规只能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赖红昌教授提到,由于可摘局部义齿在感觉、功能和美观上的欠缺,所以多个牙的缺失,尤其是末端游离缺失一直成为口腔修复的疑难问题。赖红昌教授介绍,牙种植技术的发展,为口腔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目前,牙种植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单个牙缺失的修复治疗,对于多个牙缺失的种植修复治疗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赖红昌主任医师表示桥式固定种植义齿根据支持基牙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和种植体支持固定义齿两大类。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可以由天然牙和种植体双端支持,也可以是中间种植体与两端天然牙共同支持;种植体支持固定义齿则都由种植体支持。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上对桥式固定种植义齿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桥式固定种植义齿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式固定义齿
        赖红昌医师谈到,这一设计方式在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两者生物力学性能的不同。既往的观点认为:两种基牙骨界面的性质和结构不同会导致其受力反应有较大的差异,天然牙在受力后牙周膜会有一定的压缩;而种植体与牙槽骨的骨性结合受力后则无压缩性,牙周膜在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中起着关键性的角色。当种植体和天然牙连成一整体后,由于固定义齿的夹板样作用,原动度较大的天然牙和无动度的种植体基牙各自的生理运动丧失,代替的是固定义齿的较小的整体运动。长期使用势必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天然牙牙周膜的废用性萎缩;二是种植体骨组织结合的破坏导致的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所以,有学者不主张应用这一设计方式。但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希望从理论上揭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的力学状态,为临床提供指导性作用。
        赖红昌教授分析,目前,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的力学研究主要是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上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天然牙与种植体及周围支持组织和上部结构的应力分布。巢永烈等通过实验发现天然基牙在受载时位移变化大于骨性结合的种植体;周延民等人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义齿受载时颌骨的最大应力值位于基牙的颈部,并且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的应力大于天然牙颈部骨组织的应力;桥体长度增加时,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值增大,而天然牙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值则无显著变化。另外,牙合面受力的部位不同也会对基牙的应力分布产生影响,种植体周围骨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值亦不同。
        天然牙和种植体是固定义齿两类不同性质的基牙。由于支持组织解剖结构及本身生物力学性能的不同,必然在受载时表现的应力分布也不会相同。胡建军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载荷条件下种植体的最大应力值均大于天然牙的最大应力值,应力分布不均程度也高于天然牙,证明了在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中存在着由于支持组织解剖结构的差异导致的双侧基牙承担牙合力大小的差别;并且随着桥体长度的增加,种植体的最大应力值没有改变,但天然牙的最大应力值增加了。
        赖红昌教授解释说,天然牙-种植体固定义齿修复的成功与否不仅表现在种植体周围支持骨组织是否丧失,固定义齿上部结构破坏也是影响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基台折断、固定螺丝松动或折断,桥体牙合面瓷碎裂等。因此,研究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上部结构的应力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上部结构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发现:种植体颈部基台的应力峰值显著高于天然牙颈部应力峰值,在斜向载荷下,种植体颈部基台应力分布分布不均,有应力集中现象,种植体基台的应力分布与载荷方向有直接关系;而桥体牙合面的应力分布与载荷方向无关,而与载荷的集中或分散有关。
        目前,很多学者主张在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连接处设计附着体,以改善基牙的应力分布情况。天然牙和种植体与人工牙有几种连接方式,如固定连接、铰链连接、滑动连接、滑动缓冲连接等,不同的连接方式牙合力向天然牙支持组织以及种植界面组织传递产生的应力是有很大差别的。固定连接式固定义齿的种植体基牙应力峰值高于天然牙,刚性栓道式固定义齿的种植体基牙应力峰值最高,缓冲式固定义齿的种植体基牙应力峰值最低,缓冲式连接有利于保护种植体基牙。Nishimura,也认为缓冲型连接下种植体基牙的应力值明显小于刚性连接下的种植体基牙应力值,并且认为连接方式的选择应主要考虑天然基牙牙周膜的健康状况以及种植体支持骨组织的质量。而Misch则认为硬性连接和非硬性连接对种植体基牙周围组织应力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并且还认为提倡使用非硬性连接有利于保护种植体的观点是错误的。
        权威种植牙医生赖红昌表示,虽然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尚有争议,但临床一直使用这种修复设计。临床上,根据牙列缺失情况的不同,种植体可以采用各种形式与天然牙联合支持进行固定义齿修复。评价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指标主要包括:牙龈出血指数、X线指征、牙周袋深度和主观反应。范群等统计了55颗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得到,5年的成功率为94.55%,并且发现种植体牙槽骨吸收多位于牙颈部,而天然基牙及牙周组织无明显变化,这结果与国外学者观察的结果是一致的。也有学者通过3年的临床追踪观察了39件天然牙-种植联合支持固定义齿修复体中的79颗种植体,除,2颗种植体未能形成骨整合,1颗种植体早期负重后失败,件修复体由于天然牙根根折松脱外,其余联合固定义齿稳定性良好,种植体骨丢失量为0.2~0.9mm。Lindh通过两年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与传统的天然牙支持固定义齿两种修复方式的比较观察,发现两者的种植体失败率没有差别,并且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也是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
2  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
        赖红昌教授谈到,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是另外一种形式桥式固定种植义齿,义齿负荷全部由种植体支持。由于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是骨性结合,所以种植固定义齿在受载时的力学反应和常规天然牙支持固定义齿不同。目前,对于这种修复方式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受载时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的分布以及上部修复结构对种植体应力分布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在受载时,应力主要集中在种植体的颈部,并且在远中种植体颈部应力集中更加明显。但相比于单个种植牙来说,种植固定义齿由于修复结构的不同,对基牙的应力分布存在一定的影响。另外,种植固定义齿影响基牙应力分布的另一结构因素是悬臂梁的长度。邹敬才认为:在种植固定义齿中,悬臂梁存在时,加大了靠近悬臂梁端种植体颈部密质骨内的最大压应力和最大拉应力,随悬臂梁长度的增加,其应力值也随之增加。Tashkandi比较了六种悬臂梁长度对种植体应力分布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具有显著性。
        临床上进行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关键是确保种植体有足够的承受力,能够承担整个义齿的负荷。为达到这要求,在临床设计时需对种植的部位、种植体的数目以及种植体的形状进行综合考虑。缺牙间隙大小与所需种植基牙的数目有密切关系,缺牙间隙大或缺牙数目多时,应适当增加种植基牙的数目。对增加种植基牙的数目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增加的种植体位置非常重要,要求各种植基牙间有共同的就位道,同时种植体之间有足够的骨组织,以维护种植体骨界面的健康。种植体植入段的表面面积与骨性结合程度也是决定种植体基牙数目的重要参考条件,表面面积大、骨性结合程度高者,支持力较大,则所需的种植体数目可相对减少。张铁也认为随着种植体数目的增加,牙槽骨的应力值逐渐减小,可以维护牙槽骨的健康,减缓了牙槽骨的吸收。但种植体数目不宜过多,因为局部种植体密集,不利于均匀分散牙合力,还会影响种植体之间牙龈组织的健康。所以, 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种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提倡应尽量选择在磨牙区进行种植。但在有些情况时,由于受到患者口腔解剖条件的限制,还可以通过改变种植体的形态,例如直径和长度等,也可以达到足够的承受力。
        关于种植固定义齿修复的远期效果的评价,也有很多学者的报道。Gunne比较了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修复与种植支持固定义齿修复10年的临床效果,发现两者的成功率相似,都在88%以上,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水平都很低,两者之间没显著差别,但种植体支持固定义齿骨吸收水平略高于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这可能是由于种植体支持固定义齿中缺乏天然牙牙周的本体感觉器的缘故。Wennslrom的研究认为种植支持固定义齿修复五年后的成功率是94.1%,与普通固定义齿修复接近,但低于单个种植体修复的成功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水平比较低,第一年骨吸收为0.33mm,以后4年每年骨吸收为0.02mm。所以可以看出,种植固定义齿修复骨吸收主要集中在使用后的第一年,但在5年的观察中,整个种植体边缘骨吸收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3 展望
        综上所述,桥式固定种植义齿在受载时力学反应比较复杂,目前的研究都是基于实验模型上的研究,如何更加逼真模拟口腔正常的生理功能对桥式固定种植义齿进行力学方面的研究将是以后研究的发展方向。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发展,相信以后对桥式固定种植义齿的力学研究将更加完善和全面,对临床也更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aihongchang1.com/research/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