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红昌教授
上海九院种植科科主任
口腔种植支持固定修复
口腔种植支持活动修复等

上海九院种植牙口腔颅颌面种植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口腔种植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详细]

种植牙的发展历程

更新时间:2019-06-28 14:32
      缺牙后“种”一颗外观自然、又能让人畅享美食的牙,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断的追求。权威种植牙医生赖红昌介绍,种植牙是优选的较佳缺牙修复方式,它是20世纪牙科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在世界的普及造福了千千万万的家庭,给不计其数的缺牙者带来自信的笑容。主任医师赖红昌为大家介绍种植牙的发展历程。
      早在4000年前的中国、2500年前的玛雅、2000年前的埃及、1500年前的印加帝国,就已经有缺牙者使用动物牙、金属材料等替代缺失牙的记载。但他们仅仅是为了“笑得更自信”——为了美学装饰,而不是恢复饮食功能。赖红昌医师表示,这些古人的尝试虽然粗糙,但是不乏创意,被称之为第一代种植牙
      第二代种植牙技术自1100年的Alabucasim开始,是种植体材料和形状百花齐放的时代。Alabucasim首先使用外科植入技术进行牙移植和再植,此法一度流行于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上流阶层。在1940年之前,人们尝试各种材料、多种形状的种植体,去植牙或修复缺牙,但这些种植体往往被复杂的口腔环境所击败。
      第三代种植牙Brånemark所开创的骨整合时代。
      20世纪中期,瑞典人Brånemark发现钛金属能够与动物的骨组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后来称之为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在1965年,Brånemark将研发的骨结合钛种植体成功地用于第一例临床病例。赖红昌医师提到,1982年的多伦多会议上,15年的研究工作被Brånemark报道,这次报道被公认为世界口腔医学领域的最具突破性的进展,是奠定口腔种植学的基础。
      Brånemark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与系统——BrånemarkSystem,此系统后并入Nobel Biocare公司。Nobel Biocare公司占全球所有种植产品市场的50%以上份额,一如IT界的微软、汽车界的劳斯莱斯,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提供从牙根到牙齿的全套解决方案的公司。
      第四代种植牙是生物结合时代。
      在种植牙研究的理念与技术有了基础之后,种植牙开始“遍地开花”,在大半个世纪以来,新异的技术与研究方向不断展现,从简约到高度复杂,从百分之几的成功率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成功率,种植牙技术不断地造福人类。
      4000年前,“刀耕火种”的时代
      他们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去弥补缺失牙,其过程一定不好受,但赖红昌医师表示这也正说明了他们对“种牙”的狂热战胜了痛楚。
      1807年,用了14天的种植牙
      赖红昌医师介绍,19世纪初期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在医学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人们开始植入异质材料代替缺失的牙。1807年Maggiolo使用金做成根形种植体,虽然只使用了14天,但启发人们开始尝试将不同的材料如金、银、陶瓷和象牙等做成牙的形状,用于牙种植。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为全球十大名校之一,其口腔医学院于1878年建立,至今为止,其代表着全球口腔医学尖端的科研成果、技术及产品,在牙科教育、科研、临床、种植牙等方面创造过多项历史先例,目前也是全美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牙学院之一。
      1891年,种植牙专利
      种植牙研究开始遍地开花,新异的技术与研究方向不断展现。1891年,Wright的异质种植体在美国获得一段式种植体的专利;1906年Greenfield使用铱铂和纯金制作种植体,其外形为空篓圆柱状,类似于现在的中空柱状种植体,并有“固定基台(fixed abutment)”,1909年他获得了两段式种植体的专利。
      1937年,现代口腔种植新篇章
      Strock EA将种植体植入狗的体内进行实验,在115周之后研究发现骨—种植体界面,并将之称为“粘连”,这种一段式种植体在临床应用之后,使用了足足15年。在1946年Strock又设计出两段式螺旋种植体,首次实现了种植体在人体内的长期生存。Strock的第一颗潜入式种植体令人惊奇地在50年后仍可使用,其研发的技术翻开了现代口腔种植的新篇章。
      1952年,现代种植牙之父Brånemark
      1952年,Per-IngvarBrånemark在研究中偶然发现钛和骨发生了非常坚固的结合,并且在60年代开始将钛用于牙种植的研究。
      Brånemark将种植体植入狗的体内之时,发现长达10年都没有不良反应。在十多年的实际应用之后于1977年正式提出“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在1982年5月,Brånemark在多伦多大学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得到了业内的认同,确立了自己“现代种植牙之父”的地位。
      在种植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技术得到统一之后,各种相关的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产生了一系列的方法与技术。其中Brånemark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开发出Brånemarksystem,这是一套无可争议的领先、经典的成功的种植系统,此系统并入现在享誉全球的Nobel Biocare公司。
      1974年,联合切片技术
      瑞士的Schroeder A 教授等发明了联合切片技术,首次在含未脱钙骨与金属种植体的样本上切开无损断面,观察到处于同一断面的界面组织学图像。
      1978年,牙科植入物的商业运作
      瑞典博福斯公司正式开始牙科植入物的商业运作,这就是目前国际最大种植体公司Nobel Biocare的前身,到目前为止NobelBiocare公司已经有超过700万例的临床应用。
      2010年,中国对口腔种植专业的重视
      赖红昌医师表示,中国国家卫生部2010年6月11日发布“卫医政发〔2010〕55号”文,在口腔科中增列口腔种植专业,预示着中国在国家层面上正视、重视牙种植专业。这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了解到种植牙、摆脱缺失牙的痛苦,重新迎来微笑的人生。
      2012年,中国口腔种植年
      中华口腔医学会在2012年开始,连续3年打造“中国口腔种植年”——通过各种口腔种植的学术活动,提供丰富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搭建口腔专业人员与口腔种植企业合作进步的桥梁,最终达到合力造福缺牙者的目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aihongchang1.com/research/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