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红昌教授
上海九院口腔种植科主任
口腔种植支持固定修复
口腔种植支持活动修复等

上海九院种植牙口腔颅颌面种植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口腔种植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详细]

相关文章

不同表面粗糙度种植体周围结扎棉线诱导种植体周围炎的自然发展过程②

更新时间:2019-06-27 14:18


  种植体周围粘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Albrektsson & Isidor1994)是指由位于种植体和周围粘膜之间的菌斑释放毒力因子引起的或是与其相关的一种炎症状态。种植体周围粘膜炎是一种软组织可逆病损;而种植体周围炎不仅有粘膜炎症, 同时也有骨组织病损,且可进一步损害骨结合。犬类和灵长类动物模型都曾用于描述种植体周围炎发展的机制(例如Lindhe et al. 1992;Schou et a1.1992;Lang et aL.1993;Marinel1o et a1. 1995;综述有Persson 2001)。建立这些动物模型时, 使用棉线或者丝线结扎于已经完全骨结合的种植体周围, 并将结扎线放置位置调节到粘膜下区域。结扎线危害了种植体周围的粘膜附着,并促进了菌斑的堆积(Lindhe et a1.1992;Wetzel et a1.1999)。在结扎线处理的位点,炎症病损快速形成并且骨吸收也快速出现(Lindhe et a1.1992;Marine11o al.1995;Persson et a1.1999, 2001)。
  
  从随后的犬类动物实验中发现在大多数情況下,去除病损位点的结扎线会使种植体周围炎从“活动展期”进入“静止期”,这样的“静止”性的病损以边界更加局限并且不再发生进一步骨吸收为特征。然而,有些情况下去除结扎线并不能改变炎症进展特征,病损持续发展并最终导致种植体被拔除(Marinel1o et al.1995)。本研究组近期一项犬类动物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现象(Zitzmann et al. 2004)。我们使用棉线结扎法在21个位点诱导出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当病损建立后,去除结扎线并继续观察12个月。结果发现,其中16个位点的种植体周围炎继续发展并引起持续的骨吸收。然而,余下的5个位点病损边界变得局限,并没有发生进一步的种植体周围骨破坏。不同位点间去除结扎线后病损进展程度的差异原因还不明确,可能与残余龈下生物膜的成分或是位点周围组织对细菌的不同反应相关 。
  
  本实验旨在进一步研究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种植周围炎症的进展情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aihongchang1.com/new/817.html